湘曦源—湘西流派手法小儿流鼻涕推拿手法
发布时间:2018-10-18 14:38 所属栏目:行业资讯由感冒引起的鼻塞,表现的症状有鼻塞、流鼻涕,有的伴有发热症状。这就需要妈妈们要注意给宝宝做保暖工作。另外还可以用温湿毛巾放在宝宝的鼻部进行热敷,每天敷两次,每次15分钟左右即可缓解鼻塞的症状。
2、鼻窦炎引发的鼻塞,如宝宝反复出现鼻塞症状。充血肿胀,分泌物增多除了有鼻塞、流脓鼻涕、张口呼吸等鼻部症状外,较重的还有发热、头痛、咽喉肿痛、烦躁不安等症状。那么就是患有了鼻窦炎,就需要到进行治疗。

今天给大家推荐四合一手法针对孩子流鼻涕的问题。
小儿流鼻涕推拿方法:
1 开天门
位置: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。
操作:两拇指自眉心交替直推至前发际,称推攒竹,又称开天门,推30至50次。若自眉心推至囟门,则称大开天门。
作用:具有疏风解表,开窍醒脑,镇静安神的作用

2 推坎宫
位置:自眉头起沿眉头向眉梢成一横线。
操作:用两拇指自眉心沿两侧眉梢作分推,其余四指轻放在头部两侧固定之。推30至50次,称推坎宫,亦称分头阴阳。
作用:疏风解表,醒脑明目,止头痛。

3 运太阳
位置:眉梢与目外眦之间,向后约1寸凹陷处。
操作: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,称推太阳;用中指端揉该穴,称揉太阳或运太阳。向眼方向揉为补,向耳方向揉为泻。
操作30至50次。
作用:疏风解表、清热、明目、止头痛。

4 揉耳后
位置:耳后入发际,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。
操作:用两拇指或中指端揉,揉30至50次,称揉耳后高骨。或用两拇指推运,运30~50次,称运耳后高骨。或用两拇指指甲掐,掐3至5次,称掐耳后高骨。
作用:疏风解表。
